第302章 湖广各县知县和师爷学习班
秋夜里的武昌城,黑得沉沉的,只有巡夜人打更的梆子声。
贺府的书房里,一盏油灯的光,勉强照亮了桌边几张神色凝重的人脸。
湖广巡抚唐晖坐在下首,官袍领口被汗浸湿了一圈。他刚从楚王府回来,带回的消息让他心里七上八下。
“贺公,”他嗓子发干,往前凑了凑,“皇上这回是动真格的了……办讲武堂,整顿卫所军,这两步棋,下得又狠又准。”
贺逢圣陷在太师椅里,脸色那是相当的凝重!
这个崇祯皇帝好象对官场上的弯弯绕绕非常熟悉,每一步棋都能走在他们这些湖广地头蛇的前面。让他们这些地头蛇连反击的阴招都使不出来!
唐晖等不到回应,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,声音压得更低:“讲武堂要招一千五百人,卫所兵要整编出两万……这人手,这架势……”
这时,坐在角落阴影里的一个干瘦老头动了。他是贺逢圣从绍兴花高价聘来的周师爷,跟了他二十年,是心腹中的心腹。
周师爷没说话,拿过算盘,手指飞快地拨弄起来。噼里啪啦的算珠声,在寂静中格外刺耳。
过了好一阵,声音停了。
周师爷抬起浑浊的老眼,看了看贺逢圣,又转向唐晖,声音沙哑:“东翁,抚台,数目……大致清楚了。”
他指着算盘珠子道:“湖广全省,县和散州加一起,共一百零八个。鄂西、湘西那三十来个穷地方,土司当家,也刮不出油水,先不算。剩下能办事的富庶州县,还有七十八个。”
他顿了顿,吸了口气,才接着说:“皇上那一千五百个‘天子门生’,两万新军,分到这七十八个州县……每个县,差不多能落下二十个嫡系学员,三百精兵。”
他放下笔,目光扫过众人:“二十个懂新政、有靠山的佐武官,三百个听皇上命令的官兵……或许剿不了大股土匪,但用来催粮逼税,弹压地方,监视下面的知县、胥吏……那是绰绰有馀了。”
一直眯着眼睛的贺逢圣,猛地睁开了眼。
“釜底抽薪……”他喃喃道,声音嘶哑,“皇上这是……要另起炉灶,直接架一座桥,通到各州各县的衙门里去啊。”
他看向唐晖:“皇上下了加征的明旨没有?”
唐晖忙摇头:“没,还没。只是风声紧,下面的人都惶惶不安。”
“高明啊!”贺逢圣赞了一声,“引而不发,从容布署,旨意下来,就是铁板钉钉!咱们什么都干不了,只能乖乖交税!这手段比太祖、成祖都不差啊!太祖爷最多也就是出了事儿再杀个人头滚滚。而这位根本不让事情发生,直接摁死!”
他身子前倾:“不能等了!等下去,咱们什么都干不成了元仪,你立刻行文!用巡抚衙门的关防,六百里加急,发到各府县!”
“就说……北疆灾情紧急,几百万灾民没饭吃,万岁爷心忧如焚。着我湖广上下,体恤时艰,即日起,全面清丈田亩,核实户口丁银,为朝廷……加征做准备!”
唐晖一愣:“贺公,这……这不是替皇上把火点起来了吗?”
“就是要把它点起来!”贺逢圣嘴角扯出一丝冷笑,“把火扇旺!让下面那些胥吏、差役都动起来,锣鼓敲得震天响!清丈!必须‘认真’清丈,‘仔细’核对!要让全省的士绅百姓都知道,皇上要加税了,是重税!”
他盯着唐晖:“下面的人,想巴结上司的,想捞油水的,还会少吗?让他们去‘体会上意’!手段不妨‘果断’些!若是‘不小心’逼得紧了,闹出几桩民怨,甚至几条人命……唉,那也是下面的人不会办事,心急闯了祸。”
唐晖彻底明白了。这是要把“加税”的罪名,提前扣到新政头上,用可能爆发的民乱,来逼皇上收回成命。
“下官明白了!”唐晖眼中闪过狠色,“我这就去办!”
楚王府承运殿,却是另一番光景。
大殿四周烛火通明。崇祯没坐龙椅,和一众重臣、宗亲围在一张巨大的湖广木图前。
阁老施凤来、孙承宗,户部侍郎侯恂,礼部尚书钱谦益,兵部侍郎李邦华,吏部、工部侍郎分列左右。魏忠贤垂手站在崇祯侧后。秦王、楚王、衍圣公孔胤植、定国公徐允祯这些勋贵宗室,也都在场。
崇祯目光扫过众人:“湖广的事,关乎国运。新政能否推开,北地的军饷,灾民的粮食,主要就看此地和南直隶了。”
他停顿一下,手指点在木图的武昌位置上:“再好的政令,也要靠人去办。湖广一百多个州县,真正做事的,是那些知县、知州。他们懂了,新政才能落地。”
兵部侍郎李邦华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。接地气官若是阳奉阴违,再好的朝廷恩旨,到了下面也成了苛政。”
崇祯点头,走到木图前,手指划过鄂西、湘西那片山区:“这些地方,土司当家,地薄民穷,新政暂且缓行。”他的手指移到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,“但这里的七十八个州县,是湖广的根基,鱼米之乡。新政,必须从这里开始,也必须成功!”
他转过身,目光锐利地看向众人:“朕意已决。着内阁即刻拟旨,召这七十八个州县的知州、知县,并他们衙中掌刑名、钱谷的首席师爷,限期半月,齐集武昌楚王府!朕,要亲自见见他们!”
殿内响起几声细微的吸气声。一次性召集一个省所有接地气官和他们的内核幕僚,这是本朝绝无仅有之事。
老成持重的孙承宗微微皱眉:“陛下,七十八州县,主官、师爷超过二百人,齐聚省城,地方政务恐有耽搁……”
“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法。”崇祯打断他,语气坚决,“耽搁十天半个月的政务,若能换得新政畅通,湖广长治久安,孰轻孰重?朕不仅要见,还要办个‘学习班’!请施先生、孙师傅讲天下大势,侯卿讲新税法度,钱先生讲圣人教化,李卿讲靖安地方!朕亲自为他们讲什么才是真正的执政爱民!要让他们明白,朕为何要行新政,更要让他们学会,怎么去推行新政!”
他看向吏部右侍郎张捷:“学习期间,吏部要派人详加考察!识大体、通时务、有才干的,朕不吝破格提拔!敷衍塞责、阳奉阴违的,立刻弹劾拿问!”
他又对魏忠贤道:“大伴,此事由东厂、锦衣卫协同办理,一应接待护卫,务必周全。朕要让这些父母官,感受到朝廷的重视,也看到朝廷的决心!”
最后,他看向衍圣公和几位藩王:“届时,还需衍圣公和诸位亲王出面,以示朝廷与士林、宗室,同心同德,共克时艰!”
这一番布置,从思想到实务,从考核到安保,再到统一战线,考虑得周全。
钱谦益率先躬身:“陛下如此重视地方接地气官,实乃湖广百姓之福!臣定当竭尽全力,宣扬圣德!”
秦王、楚王等人也纷纷表态支持。
旨意很快拟好,用了印。几骑快马,背着皇帝的谕令,冲出武昌城,奔向四面八方。
贺宅里,贺逢圣很快接到了眼线的密报。
“召见七十八个州县的正官和师爷?”他捏着纸条,手指微微发抖,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。
这一次,皇上又把棋走到了他们前头,他们反击的招还没出来,就又给死死摁住了!
七十八个州县的正印官加之刑名、钱谷师爷都来了武昌,那就没人去“用力过猛”了巡抚衙门也好,布政使衙门也罢,不通过这些地方接地气官,也没办法施政啊!
他瘫坐在椅子里,望着跳动的灯花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
“这还怎么斗?没法斗了大明,好好的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老奸巨猾的皇上?”
短短的十几天里,九省通衢的武昌城,一下子热闹起来。
江面上,从湖广各府来的官船、客船,一条接一条,几乎没断过。码头上挤满了人,多是穿着七品、八品官服的知县、县丞,身边大都跟着一两个穿长衫的师爷,眼神里透着精明。这些父母官们互相作揖寒喧,话里话外却带着猜测和不安,眼光总忍不住往城里楚王府的方向瞄。
另一边,从鄂西、湘西那边山道上,也赶来不少年轻人。有的是土司打扮,有的穿着劲装,满身风尘。他们在城门口,正好碰上一批从各地卫所选来的低阶军官子弟,双方你看我,我看你,眼神里有好奇,也带着几分警剔。
武昌城里大小客栈,没几天就住满了。茶馆酒铺里,人人都在议论“皇上召见”、“新政学习”这些事。一股子说不清的劲儿笼罩着全城,象是等着什么,又象是怕着什么。
楚王府的高楼上,崇祯皇帝背着手,远远望着江里来往不断的船,和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流。
魏忠贤悄没声地走到他身后,压低嗓子:“皇爷,人差不多到齐了。”
崇祯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轻轻回了一声:“恩先把知县、知州和师爷都叫到承运殿开会吧!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