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日下午,阳光通过北电宿舍的窗户,洒在王亮身上,他正睡得迷迷糊糊。
诺基亚那穿透力极强的经典铃声如同警报般炸响,将他从午休的美梦中强行拽出。
王亮摸索着抓过手机,眼睛都没完全睁开,含糊地“喂”了一声。
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宁浩急吼吼、带着破音的大嗓门,震得他耳膜发痒:“亮子!爆了!首日票房出来了!108万!人民币!我操!爆了啊!”
王亮把手机拿远了一点,揉了揉眼睛,语气还带着刚睡醒的慵懒:“哦,108万啊……知道了浩哥。”
“我靠!你小子能不能给点正常反应?!”
宁浩在电话那头跳脚,“108万!首日!咱们这片子成本才多少?这走势,中影那边预估总票房能到2000万左右!你听见没?2000万!”
王亮这才稍微清醒了点,坐起身子。
2000万票房?在2005年,对于一部成本几十万、风格极端的文艺片来说,确实是了不得的成绩,尤其是在几乎零宣传的情况下,全靠柏林热度带动。
但他脑子里下意识闪过的,却是后世那些动辄首日破亿、总票房几十亿的商业大片……这么一对比,好象……也就还行?
“听见了听见了,浩哥,淡定,意料之中嘛。”王亮试图安抚激动的宁浩。
“意料之中个屁!你小子现在真是越来越能装了!”宁浩哭笑不得,“行了,不跟你扯了,我再去催催中影那边要更详细的数据!挂了!”
挂了电话,王亮彻底没了睡意。
他打开笔记本计算机,登陆了几个常去的电影论坛和门户网站。
果然,满屏都是关于《囚棺》的讨论和新闻。
“《囚棺》首日破百万,柏林效应惊人!”
“一口‘棺材’撬动百万票房,王亮独角戏征服观众!”
“深度解析《囚棺》:王亮如何用一张脸撑起90分钟?”
新浪博客上,甚至有资深影评人写了长篇大论,从表演、导演、剧本等多个角度分析这部电影的成功,将王亮的演技吹得天花乱坠,称其“每一个面部肌肉的颤动都是戏”,将宁浩的导演功力赞为“化腐朽为神奇”。
王亮看着这些赞誉,心里还是挺舒坦的。毕竟,这是实打实的市场认可。
《囚棺》的票房走势果然如中影预估的那样,非常稳定。
到了3月7日,中影内部通报了首周(6天)票房——728万人民币!日均票房依旧维持在一百多万的水平。
宁浩又给王亮打电话报喜,语气比之前淡定了些,但依旧能听出兴奋:“亮子,看见没?728万!照这个趋势,2000万绝对稳了!说不定还能冲一冲2500万!”
王亮也挺高兴,但他知道,留给这部电影的黄金时间不多了。
他提醒宁浩:“浩哥,别太乐观。按现在这环境,电影最多撑三个星期,盗版肯定就满大街了。咱们这片子,能火热一两周,把大部分潜力票房吃下来,就算圆满成功。”
宁浩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:“妈的,也是。盗版这玩意儿,真是电影人的心头刺!算了,能赚这么多已经超出预期了,知足常乐!”
3月15日,王亮正在导演系蹭课,琢磨着一个长镜头的调度问题,手机震动起来,是崔新琴老师打来的。
“王亮,在哪儿呢?赶紧来我办公室一趟,有事找你。”崔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。
王亮不敢怠慢,跟授课老师打了个招呼,匆匆赶往表演系办公楼。
一进崔老师办公室的门,他就看到崔老师旁边还坐着一位中年人,戴着眼镜,面容敦厚,眼神里透着股执着和精明。
王亮心里咯噔一下,瞬间认出了这人——康洪雷!
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、《青衣》的导演!他脑子里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,隐隐猜到了对方的来意。
“王亮来了,快进来。”崔老师笑着招呼,然后介绍道,“这位是康洪雷导演,康导。康导,这就是王亮。”
康洪雷站起身,笑着伸出手,态度很客气,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审视:“王亮同学,久仰大名啊!柏林载誉归来,了不起!”
“康导您好!您太客气了,我就是运气好。”王亮连忙上前握手,姿态放得很低。
寒喧了几句,崔老师切入正题:“康导这次过来,是专门来找你的。他正在筹备一部电视剧,觉得里面有个角色非常适合你,想邀请你出演。”
王亮心里那个猜测越来越清淅,他面上不动声色,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好奇:“谢谢康导看重!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剧?哪个角色?”
康洪雷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有些厚度的剧本,递了过来,语气带着点试探,也带着真诚:“是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,名字暂定叫《士兵突击》。我想请你演的,是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——成才。”
好家伙!还真是!
王亮接过剧本,封面上《士兵突击》四个字让他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一下。
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,翻开剧本,快速浏览着关于成才的片段。
那个聪明、要强、带着点小算计,从农村走出来,一心想当兵、想留在部队,经历了挫折与成长的年轻士兵形象,跃然纸上。
康洪雷看着王亮专注看剧本的样子,心里其实也有些没底。
他可是听说过王亮之前的光辉事迹——连张一某、陈开哥、张大胡子的戏都敢拒,现在又是柏林最佳新人,自己还在组局拍电影。
自己这部《士兵突击》,目前拉投资极其困难,除了八一厂明确投两百万,还有八百万的巨大缺口。
他来找王亮,一方面是真心觉得王亮的气质和演技适合成才,另一方面,也未尝没有借着王亮如今的名气和财力,来拉动投资的心思。
“王亮啊,”康洪雷语气诚恳地说,“成才这个角色,戏份很重,人物弧光也很完整,从新兵连到老a,变化非常大,很有挑战性。我觉得,以你的能力,一定能把他演活。”
王亮合上剧本,抬起头,脸上露出认真的表情,没有立刻答应,而是问道:“康导,剧本我非常感兴趣,成才这个角色也很有吸引力。能冒昧问一下,剧组目前的筹备情况怎么样了吗?比如……投资方面?”
康洪雷心里一紧,知道关键问题来了。
他叹了口气,也没隐瞒,实话实说:“不瞒你说,王亮,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。八一厂投了两百万,还差八百万的缺口。我正在到处找钱,不然这戏……可能就开不了机。”
崔老师在一旁也帮腔道:“王亮,康导的戏质量是有保证的。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多好看?这部《士兵突击》的本子我也粗略看了,非常扎实,人物鲜活,是部好戏。”
王亮看着康洪雷眼中那抹难以掩饰的焦虑和期盼,又掂量了一下手中《士兵突击》剧本的分量。
他知道,这不仅是一部未来会封神的现象级电视剧,更是无数人的青春记忆。
成才这个角色,虽然不如许三多那么正,但其复杂性和成长性,对演员来说,同样是巨大的机遇。
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型。
他放下剧本,看向康洪雷,脸上露出了一个明朗而带着些许壕气的笑容:
“康导,剧本我非常喜欢,成才这个角色,我接了。”
他顿了顿,在康洪雷惊喜的目光中,继续说道:
“至于那八百万的投资缺口……您看,我来补上,怎么样?”